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清·何啟)
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吳兢)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虛榮告訴人們什么是榮譽;良心告訴人們什么是公正(蘭多) 力
量來自公正(林肯) 對他人的公正就是對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鳩)
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康有為)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溫家寶
公平正義的實現要靠毛澤東思想---璦英
同一的太陽照著他的宮殿,也不曾避過了我們的草屋;日光是一視同仁的---莎士比亞即使全世界都毀滅了,正義是不能沒有的—羅曼·羅蘭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無過于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于正義的淪亡---郭沫若讓我們記住,公正的原則必須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西塞羅
一切背離了公平的知識都應叫做狡詐,而不應稱為智慧—柏拉圖哪里有正義,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只要提著正義之劍攻擊,再柔弱的手臂也會力大無窮—韋伯斯特
伸張正義,勝于責罵邪惡。 正義事業保持沉默,等于為非正義事業呼喊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獨立宣言》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怎樣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羅斯科·龐德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培根
“崇法立德、公正立信、唯民立本、創優立業” “明法致公、敬業為民” “判重如山、持正守廉” “研法、修德、愛民、守正” “崇法至上、厚德至善;博學為公、執法為民” “厚德尚法,司法為民” “崇法為民 尚德立身”
公正的故事
這是則寓言故事,相傳在遙遠的的天庭,有一天宇宙之神宙斯召集眾神討論公平,該怎樣才是真正的公平,大家各抒己見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宙斯便喚來了公平女神讓她來給大家說一說什么是公平,公平女神微微一笑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說到:我巡游天上、人間、地下也遇到了很多公平于否的事情,在我游歷地下冥界的時候,眾多厲鬼冤魂問我“我們終日不見天日、陰冷無比這樣是對我們的不公平”我沒有回答便離開了;我又來到了人間,人們爭先恐后的問我“我們人類為什么只有短短的幾十年的生命,不能充分的享受生活這是對我們的不公平”我笑了笑沒有回答他們;當我回到了天上時,又聽到關于公平于否的議論,有的神會問我“我們空有無限的生命卻不能沐浴在愛情的時光中,無法與相愛的人廝守一生,這樣是對我們的不公平”我還是沒有作任何回答,今天在這里偉大的宇宙之神宙斯您又讓我來說說什么是公平,那好吧,我就來說說,我在衡量公平于否的時候是將公平之秤放在宇宙當中的,不會單純的考慮那一個方面,這樣才能平衡整個宇宙萬物,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是永遠不會公平的
故事一:8 個金幣的故事
約克和湯姆結對旅游。約克帶了 3 塊餅,湯姆帶了 5 塊餅。有一個路人路過,路人餓了。約克和湯姆邀請他一起吃飯。約克、湯姆和路人將 8 塊餅全部吃完。吃完飯后,路人感謝他們的午餐,給了他們 8 個金幣。約克和湯姆為這
19
8 個金幣的分配展開了爭執。湯姆說:“我帶了 5 塊餅,理應我得 5 個金幣,你得 3 個金幣。”約克不同意:“既然我們在一起吃這 8 塊餅,理應平分這 8 個金幣。” 約克堅持認為每人各 4 塊金幣。
為此,約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夏普里說:“孩子,湯姆給你 3 個金幣,因為你們是朋友,你應該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話,那么我告訴你,公正的分法是,你應當得到 1 個金幣,而你的朋友湯姆應當得到 7 個金幣。”約克不理解。
夏普里說:“是這樣的,孩子。你們 3 人吃了 8 塊餅,你吃了其中的 1/3,即 8/3 塊,路人吃了你帶的餅中的 3-8/3=1/3;湯姆也吃了 8/3,路人吃了他帶的餅中的 5-8/3=7/3。這樣,路人所吃的 8/3 塊餅中,有你的 1/3,湯姆的 7/3。路人所吃的餅中,屬于湯姆的是屬于你的的 7 倍。因此,對于這 8 個金幣,公平的分法是:你得 1 個金幣,湯姆得 7 個金幣。你看有沒有道理?”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夏普里所提出的對金幣的“公平的”分法,遵循的原則是:所得與自己的貢獻相等。這就是夏普里值的意思。
故事二:所羅門的智慧
所羅門是歷史上以色列國的國王。據傳說,有兩個婦人爭奪一個孩子,讓所羅門王來裁決。所羅門王說:“既然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然而你們均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孩子確實是自己的, 那么就將孩子劈成兩半,你們一人一半,這樣不就公平了?”所羅門的話是嚴肅的。此時,所羅門的手下要執行所羅門的命令。其中一個婦人同意這個分法,認為所羅門王英明;而另一個婦人大哭,說:“親愛的所羅門王,我不要孩子了。整個孩子歸她吧。”此時,所羅門對大哭的婦人說:“你才是孩子的母親。母親是愛孩子的,寧愿不要孩子,也不要孩子死啊。”所羅門命令手下把那個爭孩子的假母親抓了起來,重重懲罰。
這里,結果是公平的——孩子歸他的母親,而獲得這個結果的方式則是充滿智慧的。
所羅門王所用的策略是不可重復的,這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得到:那兩個婦人均是在不知道所羅門王的真正意圖的情況下表達出自己的偏好的:真母親首先希望孩子活著,其次才是孩子回到自己的身邊;假母親首先關心的是不要輸掉官司,孩子的歸屬是次要的。 我們看到,這里的公平的分配不是指平均的分配,也不是雙方均滿意的分配,而是合理的分配。 分小孩——公平不是平均
故事三 分蘋果
有一次,工會給每個教研室發了一筐蘋果。如果是小包裝,一人一箱,自然不會有問題。這次偏偏是一個教研室一大筐,自己分去。這可難壞我了,手頭沒有秤,數個兒難免有個大個小的抱怨。雖然大家都在場,看來當天分不了了,只能等改天借來秤再說了。
正在我為難之時,一個老師出了個主意:教研室 8 個人,把蘋果分成 8 堆。任何人如果覺得哪一堆不夠公平,可以任意調整,直到所有人都覺得公平了,再抓鬮決定誰拿哪一堆。大家都認為這是個好辦法,于是先進行粗分,再進行微調,直到大家覺得自己抓到任何一堆都不會吃虧為止。
這個問題就這樣順利解決了。雖然沒有借用任何技術手段,但是連最挑剔的人也沒有任何抱怨。可以說,這一次做到了公平。
什么是公平?公平顯然不是“數量的絕對平均”,因為數量平均了,質量未必平均。公平應該是“即使數量和質量存在不平均,但是內心并無抱怨”。
如何做到“內心無抱怨”?可以肯定的是,單靠技術手段不可能做到。因為技術手段只能做到一個方面的公平(如重量),而“公平感”是一個綜合的指標。要做到讓人們“內心無抱怨”靠的是“規則”。
規則需要在當事人“未有特定立場”之前制定,并經所有當事人同意。這樣才能保證“規則”本身的“公平性”,和“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抓鬮在前,調整在后,顯然無法做到“心無抱怨”。因為抓完鬮,人就有了特定立場,一定是希望我這一堆越多越好。
規則的實施要由所有當事人參加。可以想象,如果一個老師沒在場,他一定會抱怨:“我沒有參加平分蘋果,我怎么知道我這堆不是最差的一堆呢?”當然如果他自愿放棄參與的機會,他也就無從抱怨了。
如果分一筐蘋果能做到公平,或許整個社會的公平也是可以做到的。
200 多年以前,一位黑奴被從非洲帶到了倫敦。在那里,他伺候主人近兩年,潛逃了。主人抓獲了他,給他帶上鐵鐐.事件被交給曼斯菲爾德法官——英國法侓史上一個界碑式的人物。全國都關注著這一案件,因為當時在英國約
有 15000 名奴隸,每個奴隸價值 50 英鎊/如果奴隸們都獲得自由,奴隸所有者們將損失 75 萬英鎊,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法侓并沒有禁止奴隸買賣。曼斯菲爾德法官這樣判道: “奴隸制度的狀況是如此丑惡,以至除了明確得法侓以外,不能容忍任何東西支持它。因此,不管這個判決造成何種不便,我都不能說這種情況是英格蘭法侓所
20
允許和肯定的,因此必須釋放這個黑人。每個來到英格蘭的人都有權得到我們法侓的保護,不管他在此之前受過何種壓迫,他的皮膚是何種顏色。英格蘭自由的空氣不能讓奴隸制玷污!” 15000 名奴隸成了自由的人,盡情地呼吸著英格蘭自由的空氣。 稟承自由和法治的傳統,英國當代最為著名的法官——丹寧勛爵在其法官生涯中,一在闡明這樣的立場:“憲法不允許以國家利益影響我們的判決,上帝不讓這樣做!我們絕 不依求政治后果,無論它們可能有多么可怕,如果某種后果是叛亂,那么我們不得不說:實現公正。即使天塌下來.”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公正的名言和故事 成人高考語文作文
湖南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成人高考語文作文通關資料之關于平等的名言和故事【湖南成考網資料】
下一篇:成人高考語文作文通關資料之關于關于公正的名言和故事(二)【湖南成考網資料】